当前位置:致富热 > 獭兔 > 獭兔技术
  • 养殖獭兔如何提高獭兔毛皮质量

    养殖獭兔如何提高獭兔毛皮质量

    獭兔是典型的皮用兔,它的被毛具有短、平、密、细、美、牢等特点。农区往往把獭兔当成一般毛兔饲养,造成饲养管理水平低、个体小、毛皮质量差、商品价值低。为提高獭兔毛皮质量,增加其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自身工作实践,并结合獭兔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总结出在饲养獭兔过程中采用以下4项技术,对提高獭兔的毛皮质量大有益处。&n
    2015-04-28 15:50:00
  • 秋养殖獭兔的五要点

    秋养殖獭兔的五要点

    1.做好秋季繁殖工作。要加强营养,精心饲养,使种公兔适应环境,增强体质进行秋繁。初配年龄公兔7~8月龄,母兔6月龄以上,初配体重达3.5公斤以上,晚秋时节母兔配种达到高峰。.配种受胎率达70%~80%,平均每胎产仔5~7只。2.做好饲料配方工作。要多喂些适口性较好的青绿饲料,适当加一些蛋白质较高的粗饲料。配合
    2015-04-22 17:18:00
  • 养殖獭兔提高獭兔繁殖技术措施

    养殖獭兔提高獭兔繁殖技术措施

    1改进配种方法采用重复配种或双重配种,可明显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和产仔数。重复配种是指第一次配种后间隔4-6小时,再用同1只公兔交配1次。双重配种是指1只母兔连续与2只公兔交配,中间相隔时间不超过20-30分钟。双重配种,可使母兔受胎率提高10%-20%,产仔数增加1-3只。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双重配种时,应在第1
    2015-04-14 18:23:00
  • 把握三关养好獭兔幼崽

    把握三关养好獭兔幼崽

    把好断奶关幼兔16天开食,喂少量易消化的嫩草,菜叶等。22天开始投放全价饲料,要做到少喂勤添。当幼兔28-42日龄、体重达到750克时即可断奶。要采取间断断奶法,隔天喂奶一次,第二次喂奶后不再哺乳。断奶后根据幼獭兔体重、性别分笼饲养。注意防暑防寒,保持兔舍干燥清洁。同时,在断奶后注射免疫疫苗,并投服抗球虫药预
    2015-04-11 15:50:00
  • 养殖獭兔的五要点

    养殖獭兔的五要点

    重视良种选育:严格按照獭兔皮毛短、平、细、密的特征选育良种。色型不宜太多,应以白色和“八点黑”为主,坚持分阶段选育的原则。体重达两公斤以上时,要重视皮毛质量指标的选择,将绒毛丰厚、毛面平百的留作种用,对不合格的劣种要及时淘汰。定期更换血缘:饲养两三后,应适当从外地引入不同血缘的种兔(以
    2015-04-09 16:45:00
  • 养殖獭兔安全度夏管理经验

    养殖獭兔安全度夏管理经验

    獭兔难养,尤其是夏季更难伺候,能否让獭兔安全度夏也就成了养兔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养獭兔的实践,给大家介绍几点经验,供参考。兔舍降温,防止獭兔中暑。夏季气温较高,容易引起獭兔中暑。应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首先要搞好兔舍周围环境的绿化,可在兔舍前种植葡萄、南瓜等藤蔓植物,避免阳光直射兔舍。其次,在高温
    2015-04-08 14:19:00
  • 冬季养殖管理獭兔的经验

    冬季养殖管理獭兔的经验

    饲养獭兔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在冬季,此时气温较低,日照时间短,青绿饲料缺乏,给养兔带来一定困难。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但造成因饲料消耗量增加、患病死亡率增高而加大开支,而且严重影响毛皮质量,同时也制约着生产的快速发展。冬季饲养管理重点是做好防寒保温和冬繁冬养工作。獭兔冬季饲养管理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做好防寒保
    2015-02-01 17:28:00
  • 养殖有机獭兔的环境因素

    养殖有机獭兔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有机獭兔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影响有机獭兔生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舍内的空气、温度、湿度、气流、有害气体含量、粉尘、光照及噪音、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等。规模养兔与传统养兔的最大不同点之一是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谓小环境,主要指有机獭兔生存空间的小气候指标,比如:湿度、温度、通风、光照、噪音、有害气体和病原
    2015-01-22 16:28:00
  • 养獭兔调节光照是关键

    养獭兔调节光照是关键

    一、配种公兔需要较短较弱的光照公兔喜欢较短的光照时间,一般每天需要12~14小时,持续光照超过16小时,将引起公兔睾丸重量减轻和精子数量减少,影响配种能力,甚至造成公兔不育。二、繁殖母兔需要较长较强光照在20℃~24℃和全暗的环境条件下,每平方米补充1瓦、光照2小时,母兔虽有一定的繁殖力,但受胎率很低,一次配
    2014-09-24 11:47:00
  • 獭兔腹泻症状及防治方法

    獭兔腹泻症状及防治方法

    腹泻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常见症状,其发病率和都很高。引起发病的原因较多,大体分两大类,即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因素也往往会因抵抗力降低而继发细菌感染,使病情恶化。主要表现胃肠炎症状。1、传染性致病因素:主要有病毒、细菌和霉菌等。这些微生物损伤肠道粘膜上皮,形成炎症,并产生肠毒素,导致肠毒血症和使体液
    2014-08-08 14:18:00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