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致富热 > 项目 > 问答 > 吃过大蒜后要怎么去除蒜味 身上有大蒜味是什么病

吃过大蒜后要怎么去除蒜味 身上有大蒜味是什么病

时间:2018-08-12 20:04:13 | 作者:陆小娇 | 标签:大蒜

对于大蒜,想必大家都认识它了,它是我们生活中很熟悉的一种调味品,很多人都喜欢吃,经常会放入到各种美味菜肴中。吃过大蒜的人都知道,虽然大蒜的好处非常多,是很好的调味品,但由于它的味道比较重,也让很多人接受不了,有什么方法可以去除这个味道呢?

吃过大蒜后要怎么去除蒜味 身上有大蒜味是什么病

吃过大蒜后要怎么去除蒜味

1、喝杯牛奶:吃大蒜后的口气难闻,喝一杯牛奶,大蒜臭味即可消除。吃完大蒜后,喝一杯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会与大蒜发生反应,就可以有效去除蒜味了。不过,喝牛奶时,注意要小口慢咽,让牛奶在口腔中多停留一会儿,而且最好喝温牛奶,这样效果会更好。

2、喝杯柠檬水:性酸,味微苦,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的功效。可在一杯沸水里,加入一些薄荷,同时加上一些新鲜柠檬汁饮用,可去口臭。

3、吃点柚子:性酸,味寒,可治纳少、口淡,去胃中恶气,解酒毒,消除饮酒后口中异味,有消食健脾、芳香除臭的功效。取新鲜柚子去皮食肉,细细嚼服。

吃过大蒜后要怎么去除蒜味 身上有大蒜味是什么病

4、吃些金橘:性辛,味甘,具有理气解郁、化痰醒酒的功效。对口臭伴胸闷食滞很有效,可取新鲜金橘5—6枚,洗净嚼服。本方具有芳香通窍、顺气健脾的功效。

5、慢嚼茶叶:性苦,味寒,有止渴、清神、消食、除烦去腻的功效。用浓茶漱口或口嚼茶叶可除口臭。对进食大蒜、羊肉等食物后口气难闻,用茶叶1小撮,分次置于口中,慢嚼,待唾液化解茶叶后徐徐咽下,疗效颇佳。

6、喝山楂汤:性酸,味微甘平,有散瘀消积、清胃、除口酸臭的功效。取山楂30枚,文火煨黄、煮汤,加冰糖少量,每次1小碗。

吃过大蒜后要怎么去除蒜味 身上有大蒜味是什么病

身上有大蒜味是什么病

身上有大蒜的味道可能是消化不好或者是人体新陈代谢有问题,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肝功能以及血糖。不过也跟是否吃过大蒜所残留的气味有关,建议大家还是去医院诊治,不要盲目揣测,更不要盲目的“对症下药”,以免对身体产生严重伤害。

吃过大蒜后要怎么去除蒜味 身上有大蒜味是什么病

为什么身体会产生异味

1、遗传因素

比起东方人,西方人的体味会严重很多,在国内,南方人体味会比北方人重。如果一个人的父母体味重,他很可能也会被遗传上这种味道。

2、生活习惯

不注意天气越炎热,人的体味就会越重。夏天人爱出汗,如果一天不洗澡,部分人身上就可能出现通常所说的“汗臭味”,这种味道会在洗澡后消失,而另一部分人由于喜欢穿紧身衣服、牛仔裤等,使腋窝等部位皮肤温暖潮湿、通风不够,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会经皮肤表面真菌的分解,散发出臭味。

3、疾病产生的异味

如果本身患有一些疾病,也会引起体味的变化。不同的气味预示着不同疾病。

吃过大蒜后要怎么去除蒜味 身上有大蒜味是什么病

不同异味预示的疾病有哪些

1、烂苹果味

糖尿病。因为糖尿病人的新陈代谢都不太稳定,大量的脂肪在肝脏中会氧化成酮体,并且会扩散到全身的血液中,这样就会导致呼出的气体中也带有丙酮这种物质。糖尿病患者的身上带有烂苹果的味道。

2、尿臊味

肾病。患有慢性肾炎等各种肾病的患者,当病情进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时,不能排出体外而潴留于血中,会使人呼出的气体散发出尿味或氨味,这是病情较危险的一个信号。

3、腐臭味

呼吸道疾病。鼻窦炎、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疾病都会分泌大量含蛋白质的黏液,部分形成鼻涕,剩下的从鼻道流入口咽部。这些黏液部分黏附于舌根后部或口咽部,当蛋白质分解后,就会产生臭味。

吃过大蒜后要怎么去除蒜味 身上有大蒜味是什么病

大蒜的味道非常重,但是去除这种味道的小技巧也非常多,上文中也介绍了几种方法,不知道大家学会了没有呢。牛奶、茶叶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所以大家之后遇到这类问题应该很好解决。

展开全部内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阅读
  • 大蒜喂猪的方法

    大蒜喂猪的方法

    一、在养猪过程中如何使用大蒜1、提高种猪性功能大蒜可以加速血液循环,能刺激种猪产生一氧化氮合酶,这种酶可促进种猪迅速勃起。使用方法:一般疲软的种猪每次可饲喂5瓣大蒜,每天2次,连续食用5天会有很好的效果。2、健胃促长功效因为大蒜具有温中健胃,消食理气的作用,其辛辣的气味有利于促进猪唾沫分泌,从而增加肠胃蠕动,
    2019-05-06 14:58:17
  • 蒜的种植方法和时间,种之前需要在水里泡一下吗

    蒜的种植方法和时间,种之前需要在水里泡一下吗

    一、种植时间1、大蒜是一种喜冷凉环境的作物,因此根据各地区的气候和品种情况,可分为春播和秋播,一般在北方地区,秋、冬季气温比较低,幼苗不能安全越冬,所以不适合进行秋播。2、可通过大棚育苗的方法,在早春播种大蒜,然后在夏季采收,而南方地区,秋、冬季气候比北方暖和,秋播的时候,幼苗可以露天安全越冬,所以都是以秋播
    2020-05-15 17:40:11
  • 蒜头怎么种

    蒜头怎么种

    蒜头的外形是圆状的,其表面有一层薄薄的衣服,一般在食用它的时候都会把这层衣服去掉。蒜头在生活中的食用率很高,非常受消费者的喜欢,现在一些地方它的市场价非常高,所以很多人都想通过种植它来增加经济收入。蒜头怎么种1、蒜种选择与种瓣处理:选用脱毒品种,挑选无病虫危害的大蒜瓣作种蒜用。播种前先用清水洗涤种瓣,后用77
    2017-12-27 14:46:34
  • 大蒜泡酒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蒜泡酒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蒜是我们常吃的食材之一。我们平时常把大蒜作为比较重要的辅料,往往忽略了大蒜的利用价值。其实大蒜是一种非常营养的蔬菜,吃法比较多,比如大蒜泡水可止咳、生吃大蒜杀菌抗癌,就连大蒜泡酒也好处多多哦!大蒜泡酒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预防血栓大蒜具有抗血小板凝结的作用,还能防止血管中的脂肪沉积,促进组织内部的脂肪代谢增
    2017-12-29 15:32:41
  • 北方春播大蒜的种植

    北方春播大蒜的种植

    一、大蒜的种植时间大蒜可分为春播和秋播,大蒜适合在凉爽的环境中生长,根据地域气候和品质的不同,可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1、北方地区,适合春播,秋冬季节比较寒冷,气温比较低,幼苗容易被冻伤,因此不适宜秋天播种,一般在早春通过大棚进行播种育苗,在夏天即可采收。2、南方地区,适合秋播,秋冬季节比较暖和,温度也比较
    2019-06-06 12:11:59
  • 大蒜治痔疮吗 大蒜治脚气吗 大蒜能杀死真菌吗

    大蒜治痔疮吗 大蒜治脚气吗 大蒜能杀死真菌吗

    大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材,在很多食物里面都能运用到它。大蒜的功效很强这是我们都了解的,食用大蒜碎人体的好处很多。不过有些人说大蒜还能治疗脚气、痔疮等病症,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大蒜治痔疮吗大蒜有治疗痔疮的功效。1、首先用清水或温水、及刺激性小的肥皂清洗患处,然后把大蒜汁或蒜末用
    2018-08-10 12:54:38
  • 水培大蒜的方法

    水培大蒜的方法

    近些年出现了种新型的栽培法,就是水培技术,它可不像传统的土壤栽培种植一样,水培就是在水里面种植的。目前很多蔬菜都运用到了这一技术,大蒜就是其中的一种,用水培出来的大蒜质量也是很高的。水培大蒜的方法1、取大蒜,可以剥取蒜瓣,摆在容器中,适合比较小的容器,也可以剥取大蒜头最外面的皮,直接露出蒜瓣,放在容器中。2、
    2017-12-29 14:01:20
  • 大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大蒜如何吃才能抗癌

    大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大蒜如何吃才能抗癌

    大蒜又叫蒜头、葫、独蒜、大蒜头、胡蒜、独头蒜,是蒜类植物的统称。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以鳞茎入药。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6月叶枯时采挖,除去泥沙,通风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皮,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
    2016-11-03 12:17:29
  • 手上大蒜味怎么去除

    手上大蒜味怎么去除

    大蒜是一种有味道的食物,大蒜因为他浓重的味道,而被国内外的人用来祛除魔障和僵尸。同时,大蒜也是一种常见的配料,常用来杀菌消毒,或者遮盖一些动物肉类散发出来的腥膻味。手上大蒜味怎么去除1、食用盐在掌心倒上1汤匙左右的食用盐,再加一点水,让他们变成盐糊的样子,然后将盐搓遍双手,用冷水冲洗擦干就可以了。盐不但可以去
    2017-12-29 15:17:36
  • 种植大蒜施肥方法

    种植大蒜施肥方法

    一、种植大蒜怎么施肥大蒜可以按照土壤肥力的高低于生长时期需肥特点进组合理科学施肥,大蒜施肥可按照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进行施肥,从而保证大蒜在生长过程中所需养分。1、整地施肥大蒜在播种之前,可以结合中耕一起施入充足的底肥,每亩可施入农家肥2500-3000公斤左右,氯基复混肥40-
    2019-05-16 14:46:12
  • · 如何快速剥大蒜
  • · 大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 大蒜催芽的四种方法,在家也可以轻松种大蒜
  • · 独蒜和大蒜的区别是什么
  • · 冰糖大蒜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 大蒜图片大全
  • · 大蒜怎么治咳嗽
  • · 大蒜发芽能吃吗
  • · 大蒜冰糖水是煮还是蒸
  • · 全国大蒜种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