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致富热 > 技术 > 种植技术
  • 种甘薯田间管理四要点

    种甘薯田间管理四要点

    一是追肥提苗。栽后7-10天中耕,亩用人畜粪水20-30担对碳铵10-15公斤或尿素5公斤(最好用40%高效复合肥7-10公斤)灌塘;同时,亩用草木灰100-150公斤混合过磷酸钙25-30公斤施于塘间,不要施在塘内(底肥用了高效复合肥的只用人畜粪水提苗);藤叶封垄时,亩用21.8%的硫酸锌0.5公斤或复合锌
    2015-05-18 16:31:00
  • 种红薯收获应注意的问题

    种红薯收获应注意的问题

    红薯是无性繁殖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准和收获期,但收获得早晚,对红薯的产量、留种、贮藏、加工利用和轮作换茬都有影响。收获过早,会显著降低红薯的产量;收获过晚,红薯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不耐贮藏,切干率下降。因此,红薯必须适时收获。红薯的收获适期,应根据气候条件、安全贮藏时间和下茬作物的安排等确定。地温在18℃
    2015-05-18 16:29:00
  • 种红薯软腐病的防治

    种红薯软腐病的防治

    一、适时收获,避免机械伤害。夏薯要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要在立冬前收完,要选晴天收获,挖薯时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生伤口。二、精选健薯,做到安全入窖。在红薯入窖前要精选,淘汰病、残、烂薯,水气晾干后入窖,尽量用新窖。旧窖用前要把窖内旧土铲除露出新土,也可每平方米用硫黄15克进行熏蒸消毒杀菌。三、加强管理,降湿、保温和
    2015-05-18 16:27:00
  • 种甘薯黑斑病的多重防治

    种甘薯黑斑病的多重防治

    甘薯黑斑病又称甘薯黑疤病,已成为我国甘薯产区危害普遍而严重的病害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由该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为5%~10%,家畜食用病薯还可引起中毒,严重者死亡。一、症状苗期、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薯苗、薯块,不危害绿色部分。贮藏期薯块上的病斑多发生在伤口和根眼上,初为黑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椭圆形
    2015-05-18 16:23:00
  • 种甘薯的储藏诀窍

    种甘薯的储藏诀窍

    1、薯窖类型:甘薯储存采用井窖,井窖深一般4.5-5m,窖膛上土层厚度2.5-3m。2、薯窖消毒:将种薯放入无菌窖贮存,薯窖最好用新窖。若用旧窖,可将窖壁及窖底刮去3-4cm露出新土,并在窖底撒上一层细沙,然后用硫磺15g/m3熏蒸1-2天,打开窖口7天以后选薯入窖。3、入窖:(1)精挑细选入窖薯块宜为纺锤形
    2015-05-18 16:16:00
  • 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

    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

    一、技术简介根据主要农作物的需肥特性及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有三条原则:一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二是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相配合;三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肥料用量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土壤与植物测试推荐施肥方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和养分平衡法。二、操作规程中等肥力田,水稻
    2015-05-18 14:31:00
  • 田间如何管理水稻的经验

    田间如何管理水稻的经验

    1、水分管理水稻水分管理应实行间歇灌溉,浅水保根,寸水分蘖,苗足断水控苗,浅水打苞抽穗,湿润壮籽。在返青期,水稻根系吸水能力弱、对水分要求较高民,水分管理应做到深水返青(至少1寸深);分蘖期既不能旱也不能淹水,要做浅水勤灌,分蘖末期排水晒田或搁田;稻穗发育期是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特别是花粉母细胞分裂期至花粉
    2015-05-18 14:19:00
  • 种水稻“三控”施肥问题

    种水稻“三控”施肥问题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针对目前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产量不高不稳、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特色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优点:一是高产稳产,增产增收。一般增产10%左右,倒伏大幅减轻,抗逆性强,稳产性好,每亩增收节支100元以上。
    2015-05-18 14:16:00
  • 水稻和小龙虾综合种养的经验

    水稻和小龙虾综合种养的经验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现在小龙虾的养殖也是非常普遍的,在我国小龙虾的养殖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养殖者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不同的,因此养殖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龙虾的种养茬口衔接连作模式-9月下旬稻谷收割后,放水淹田,将虾苗投放稻田使其自行繁殖,次年5-6月上旬起捕上市。水稻种植上,5月10日开始,单独选择育秧田
    2015-05-18 14:11:00
  • 水稻中晚期病虫害的防治

    水稻中晚期病虫害的防治

    今年水稻虫害以迁飞性、钻蛀性害虫为主,预计发生面积7.3亿亩次。在多种病虫害共同影响中晚期水稻的情况下,专家建议,使用农业生态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进行防治。农业和生态防治技术:水稻移栽缓苗后至抽穗前,用稻鸭共育的方法进行防治,可达到控草防病治虫的效果;同时,病毒病发病田要及时将感病稻株拔除或踩入泥中
    2015-05-18 14:08:00
  • 水稻和黑木耳套作的经验

    水稻和黑木耳套作的经验

    水稻生长季节套作黑木耳,水稻田的小气候能够较好地满足子实体生育条件的需求,因此可以提高黑木耳产量1-2倍,亩产达250公斤。一、出耳温湿度:黑木耳是中温型食用菌,菌丝在±30℃的环境中都不会死亡,但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2-28℃;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8℃。菌丝发育的适宜湿度为60%-75
    2015-05-18 14:05:00
  • 种水稻秧苗移栽前需要注意的

    种水稻秧苗移栽前需要注意的

    水稻在我国的南方种植是非常的普遍的,我们都知道南方人的主食就是水稻,其实在我国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对水稻的需求都还是挺大的,因此水稻在我国的农产品种植中是最普遍的也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种水稻秧苗移栽前需要注意的在水稻秧苗移栽前7-10天施一次磷肥和有机肥,每平方米苗床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50-200克,沤制
    2015-05-18 13: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