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症状受害板蓝根叶两面生圆形病斑,直径2~6厘米,略凹陷,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后期病斑变薄发脆,龟裂或穿孔,潮湿时上生褐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老叶先发病,自下而上蔓延。严重时多个病斑相互愈合,叶片早枯。病原菌病原为尾孢属真菌(Cercosporasp.),属半知菌亚门。发生规律病菌随病残组
- 2015-02-02 23:31:00
-
-
-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山药越来越受欢迎,消费量上升很快。山东省昌乐县鄌郚镇大洛车埠村农民张培海,抓住这一商机,运用科技发展山药生产,成为远近闻名的山药种植户。他种的无公害山药,个大、质优,远销京、津、沪等城市,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在2009年,他的4亩山药,亩纯收入达万元;2010年他的5亩山药,
- 2015-02-02 23:27:00
-
-
-
- 一、技术要点 1、苗床选地必须选未种过洋葱的地,否则越冬苗死苗率上升,不利保苗及提高产量; 2、大棚地播期在8月1~5日,播量:85%以上芽率种子17斤/亩。大地育苗播期8月5~10日,播量:85%以上芽率的种子15斤
- 2015-02-02 23:24:00
-
-
-
- 韭菜分蘖能力很强,并且存在跳根(即随着韭菜分蘖有层次地逐步上移,韭菜的生根位置也不断上升)现象,这样持续生长往往就会导致韭菜定植三四年后,产量及质量大幅降低,菜农就必须重新种植韭菜,这样才能保证优质高产。那么,如何能够保证韭菜持续生长,且延续更多年呢?为此记者先后到寿光市文家街道的白韭菜种植专业村先锋营及青韭
- 2015-02-02 23:20:00
-
-
-
- 大棚辣椒从幼苗期到盛果期,对温度、光照、土壤营养和水分等环境是否适宜,可从植株长相上表现出来。幼苗期子叶小而细长,是夜间温度高、昼夜温差小造成的,光照不足症状更加明显,不及时调节会使下胚轴伸长,子叶早期黄化脱落。两片子叶展开后降低夜温,增大昼夜温差,能使子叶叶幅宽,胚轴长3厘米左右。两片真叶完全展开,第3片真
- 2015-02-02 23:17:00
-
-
-
- 1、断根、环割果实发育后期采用断根、环割主枝的办法削弱根系活力,对减少裂果效果很好。但措施必须适时得当,如过分控制根系生长,对果实正常发育和采后迅速恢复树势都有不利。 2、平衡供应果实发育期所需营养除平衡供应氮、磷、钾三元素外,还要及时补充钙、硼、锌、铜等微量元素,但过量供应氮会使植株营养生长过旺,
- 2015-02-02 23:11:00
-
-
-
- 杨梅蓑蛾成虫的雌雄形态差异很大。雄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0~35毫米,暗褐色,前翅近外缘有3~5个半透明的斑纹,后翅褐色。雌成虫无翅,形状像蛆,长约26毫米,身体污白色,腹部肥大,尾端细小。幼虫长大后,雌雄也明显不同,雌幼虫肥壮,成长时体长25~40毫米,头赤褐色,胸部背板灰黄褐色,腹部黑褐色;雄幼虫
- 2015-02-02 23:08:00
-
-
-
- 病状:褐斑病是由葡萄假尾孢菌侵染引起的,主要为害葡萄叶片,侵染点发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规则的角状斑点,病斑逐渐扩展,直径可达1厘米,病斑由淡褐变褐,进而变赤褐色,周缘黄绿色,严重时数斑连结成大斑,边缘清晰,叶背面周边模糊,后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湿度大时发生灰褐色霉状物。防治方法:①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减少病源。发芽前
- 2015-02-02 23:05:00
-
-
-
- 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降低,雨水增多,光照不足,一些草莓产区的蛇眼病开始频频发生,有的田块发病达50%以上,已经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现将主要发生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病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多从下部老叶开始发病,逐步向上发展。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紫红色小斑,似蛇眼状。以后中央斑点转变成灰白至
- 2015-02-02 22:59:00
-
-
-
- 枇杷为常绿果树,周年生长结果不休眠,故需肥量比落叶果树大。尤其是结果树需钾量更多。枇杷施肥的种类,施肥量和施肥时期,应结合土壤肥力,树龄大小,植株长势,枝梢和根系的不同生长期,果实的生长发育阶段、结果量的多少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适地适时适施。1、幼树施肥:为了尽快地促进幼树的生长成形,培养枝壮叶茂的树冠,提
- 2015-02-02 22:33:00
-
-
-
- ①段木的选择与处理,应选用栎、栗、柞、桃、柳、杨、刺槐等阔叶树作段木。直径5~15厘米均可选用。选定树种后立即砍伐,但不必剥皮,锯成长为1米的段木。如果树种含水率较高,则要堆积干燥,直至用木楔打进段木内,不见流出树液时,便可接种。②接种的时期,应选择气温在20~26℃、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进行,有利于干
- 2015-02-01 20:08:00
-
-
-
- 金银花的修剪好坏直接影响到产量的高低,不同品种和花龄其修剪方法不尽相同,如果修剪得好,能提高产量30%~40%。但目前大部分种植户对金银花修剪技术不太了解,尤其是新栽培户更不知怎样剪、何时剪,造成了开花少、开花不集中、产量低等情况。药材研究所总结近几年对金银花修剪的实践经验,此处谈一下在修剪方面的几点建议,供
- 2015-02-01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