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杏果成熟较早,从采收后到休眠期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期间是杏树恢复树势,树体营养积累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树体的合理生长、促进花芽的进一步分化,提高花芽的数量和质量,为来年的丰产打下基础。现将杏树采收后的具体管理措施总结如下:一、整形修剪1.杏树采收后,树体仍在生长,所
- 2015-05-27 14:54:00
-
-
-
- 冬暖式大棚杏树2月中旬至4月底为果实发育期,此期共分三个主要发育阶段,第一阶段为杏树第一速生期与新梢生长期,时间为28-34天;第二阶段为硬核期,时间为8-12天;第三阶段为杏果第二次速生期与新梢生长期,时间为20-30天。第一阶段的管理工作:花后每株追施氮肥0.5公斤、磷肥1公斤,花后两周内隔7天喷一次0.
- 2015-05-27 14:52:00
-
-
-
- “云大全树果”是一种在果树和果类蔬菜上(如西红柿、茄子、瓜类等)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移平衡的新特助长剂。它的主要特点是:①无药害表现,使果品不留任何残毒,达到无公害,成为绿色放心产品。②促花快,能迅速达到理想产量。③使用简单,可单施,也可与其它药物混施。④综合效益明显提高,能大量节约劳
- 2015-05-27 14:49:00
-
-
-
- 1适合高寒地区栽培的山楂品种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品种,是高寒地区栽培山楂成功的关键。选择品种时必须将抗寒适应性强放在第1位,同时也要注重品质优良等。在一个山楂果园里应分行栽植花期一致或者相近的2~3个品种,通过异花授粉能显著提高坐果率。目前,适合高寒地区(≥10℃年有效积温2600~2700℃)栽培的
- 2015-05-27 14:48:00
-
-
-
- 一、桃小食心虫1.地面防治在幼虫出土前,用乐斯本稀释1000倍液喷在山楂树盘内的土面上,间隔15-20天再喷1次,可有效防治桃小食心虫。2.树上防治在其产卵盛期及幼虫孵化盛期对山楂树进行喷药,可用乐斯本稀释1000-15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乳油稀释1000-2500倍液喷雾。二、山楂叶螨1.人工防治刮除
- 2015-05-27 14:45:00
-
-
-
- 山楂繁殖方法盆栽山楂所用苗木与地栽用苗区别较大,盆栽用苗首先要求根系距根颈较小的范围内,应有发育良好的须根,须根量越大越有利于上盆后的生长。此外,根据所用盆的大小,苗高一般控制在30厘米左右,主干20厘米以下,多采用嫁接苗。砧木可用根蘖苗或野生山楂实生苗。当苗高长至30厘米左右时,摘心后(5天左右)进行嫁接。
- 2015-05-27 14:43:00
-
-
-
- 山楂的施肥时期主要有基肥、花期追肥、果实膨大前期追肥、果实膨大期追肥。基肥施用。最好在晚秋果实采摘后及时进行,这样可促进树体对养分的吸收积累,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基肥的施用最好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一定量的化学肥料。化学肥料的用量为:作基肥的氮肥一般占年施用量的一半左右,相当于施用尿素0.25千克~1.0千克或碳酸
- 2015-05-27 14:39:00
-
-
-
- 山楂白纹羽病是老山楂产区山楂树的重要根部病害,是引起老弱树死亡的主要原因。一、症状表现染病后根部缠绕白色至灰白色的丝网状物,即病菌的根状菌索,地面根茎处产生灰白色薄绒状物。叶形变小、叶缘焦枯,小枝、大枝部分或全部枯死。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以残留在病根上的菌丝、根状菌索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菌核或
- 2015-05-27 14:37:00
-
-
-
- 成熟的山楂种子须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生理变化才能萌动。加之山楂果壳厚而坚硬,胶质多,气孔小,不易吸水、膨胀、开裂。因此,其种子在播种前要经过适当处理,才能正常出苗。1.层积处理:秋季选干燥、不易积水的地方,挖50~100cm深、70~100cm宽,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的土坑,坑底铺5~10cm厚的细沙。将
- 2015-05-27 14:36:00
-
-
-
- 圆斑根腐病是引起山楂树枯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一、症状表现须根先变褐枯死,围绕须根基部产生红褐色圆形病斑。严重时病斑融合,腐烂深达木质部,致整个根变黑死亡。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引起该病的病菌可在土壤中长期营腐生生活。当山植树根系生长衰弱时,病菌侵入根部发病。果园土壤黏重板结,盐碱过重,长期干旱缺肥,水土流失严重
- 2015-05-27 14:34:00
-
-
-
- 山楂树的整形修剪是在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的一种管理措施,是促进山楂丰产的一项重要技术。一、整形山楂丰产树形因品种、立地条件、栽植密度及方式而有所不同。丰产树形的关键是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立体结果。根据山楂树干性强、层性明显和喜光性能强等特点,宜采用主干疏层形和自然开心形。早期丰产树形主
- 2015-05-27 14:29:00
-
-
-
- 树盘覆草树盘覆草是一项经济、便捷、省工的技术措施。可以充分利用山坡地坎边生长的杂草以及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既能蓄水保墒,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使土壤通气透水性增强。具体做法:将杂草或收获的玉米秸秆,沿树盘由里向外覆盖。覆盖厚度以10―15厘米为宜,盖完后在上面撒少量土,以防风刮和火灾。每年进行1次补充覆草,隔3
- 2015-05-27 1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