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致富热 > 红薯 > 红薯技术
  • 如何预防甘薯烂窖

    如何预防甘薯烂窖

    甘薯在贮藏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烂窖。一旦烂窖,轻则会降低甘薯的品质,重则会导致全窖甘薯烂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甘薯烂窖多由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所致。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在温度不够合适时发生,如果窖温长期低于10℃,易发生冷害,引起烂窖。如果窖温长期高于20℃,则有利于弱寄生菌侵染和黑斑病扩展蔓延,从而引起烂窖。
    2015-05-19 15:41:00
  • 种甘薯褐斑病的防治

    种甘薯褐斑病的防治

    甘薯褐斑病,也称角斑病。 〔病原菌学名〕CercosporabatatacZimm 〔寄主作物〕甘薯、蕹菜、牵牛花等。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时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展,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多呈角状,也有不规则形。病斑初时黄绿色,后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中间淡褐
    2015-05-19 15:39:00
  • 种甘薯黑星病的防治

    种甘薯黑星病的防治

    甘薯黑星病,也称黑斑病。 〔病原菌学名〕AlternariabataticolaIkata. 〔寄主作物〕甘薯。 〔病害诊断〕为害叶片,叶柄和茎蔓。叶片发病,初时产生水渍状褐色斑点,扩展后病斑圆形、椭圆形,大小3~5毫米,褐色。后期病斑中心灰褐色,周围褐色,再外层为淡褐色,与健全
    2015-05-19 15:36:00
  • 种甘薯天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种甘薯天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甘薯天蛾Herseconvolvuli(Linnaeus)属鳞翅目,天蛾科。分布于日本,我国的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浙江、台湾、广东等省也有分布。主要为害旋花科、茄科、豆科植物。 一、形态识别1.成虫体长43-53毫米,翅展100―120毫米,头暗灰色,胸背灰褐色,有2丛鳞毛形成&ldquo
    2015-05-19 15:35:00
  • 种甘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种甘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需肥特点:甘薯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又次之。甘薯喜钾,增施钾肥对产量和品质均有明显作用。甘薯苗期吸收养分少,从分枝结薯期到茎叶旺盛生长期,吸收养分速度加快,吸收数量增多,接近后期逐渐减少,至薯块迅速膨大期,氮磷的吸收量下降,而钾的吸收量保持较高水平。缺氮,老叶首先呈现缺绿,叶片数
    2015-05-19 15:33:00
  • 种甘薯要增产后期抓5点

    种甘薯要增产后期抓5点

    8月下旬后,是夏甘薯进入膨大的关键期,此时应加强管理,一方面要最大限度满足薯块膨大所需养分,另一方面要防止茎叶早衰,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积累。具体增产技术建议如下:1、摘顶心摘顶心可调节养分的运转,促使养分向块根输送。摘顶心共进行两次,第一次在薯蔓长到30~40厘米长时,摘去l~2厘米长的嫩头,第二次当分枝
    2015-05-19 15:27:00
  • 种甘薯的施肥技术要点

    种甘薯的施肥技术要点

    甘薯的施肥要根据气候、土壤特征和植株各生长发育阶段的生长情况采取适宜的施肥方法。提要如下:基肥是甘薯施肥的主要措施。             基肥应以优质的有机肥料为主。砂土地,通
    2015-05-19 14:57:00
  • 种甘薯切块直播产量高

    种甘薯切块直播产量高

    甘薯切块直播栽培,较传统栽种提前种植20~30天,由于延长其生长期,一般亩增产鲜薯1000公斤左右,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大、省工省时的综合性丰产栽培技术。 一、及早整地。在冬季或早春开沟深翻30厘米,可提高地温和含水量,利用冬春低温杀灭地下越冬病虫害。按南北行或根据地势进行起垄,垄距60厘米,垄高20
    2015-05-19 14:54:00
  • 种甘薯疮痂病的防治

    种甘薯疮痂病的防治

    甘薯疮痂病,又称甘薯缩芽病,俗称“麻风病”、“硬秆病”等。 〔病原菌学名〕SphacelomabatatasSawada.〔寄主作物〕甘薯。〔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嫩梢、叶片、茎蔓,也可为害薯块。叶片多嫩叶发病,多是叶背粗,细叶脉初时出现棕红色稍透明的小斑
    2015-05-19 14:47:00
  • 种甘薯蔓割病的防治

    种甘薯蔓割病的防治

    甘薯蔓割病,也称甘薯枯萎病、萎蔫病、蔓枯病等。 〔病原菌学名〕FusariumbulbigenumCke.etMass.Var.botatasWollenw. 〔寄主作物〕甘薯及其他旋花科植物。 〔病害诊断〕病苗根呈青肿状,导管变褐色,上部黄瘦。成株发病,病株矮小,茎基部膨肿,表
    2015-05-19 13:58:00
  • 种甘薯紫纹羽病的防治

    种甘薯紫纹羽病的防治

    甘薯紫纹羽病,俗称“红筋网”、“留皮”等。 〔病原菌学名〕HelicobasidiummompaTanaka 〔寄主作物〕甘薯、马铃薯、大豆、花生、棉花、桑、茶、果树、林木等。〔病害诊断〕为害薯块和地下茎。病株表现茎叶萎黄,停滞不长。地下薯块
    2015-05-19 13:54:00
  • 种甘薯皱缩花叶病的防治

    种甘薯皱缩花叶病的防治

    甘薯皱缩花叶病,也称甘薯潜隐病毒病。 〔病毒英文名〕Sweetpotatolatentvirus,简称SPLV. 〔寄主作物〕甘薯、旋花科、藜科及部分茄科作物。 〔病害诊断〕育苗期带病种薯发芽数比健薯多,病苗叶片初期皱缩细小,叶脉淡黄透明,后期叶片常形成淡绿与浓绿相间的花叶。病苗
    2015-05-19 13:51:00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