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施肥原则:在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的前提下,重钾、增氮、稳磷、配微,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施肥种类:(1)有机肥主要包括:粪尿类、厩肥类、堆肥类、饼肥类、秸秆类、杂肥类、沼肥。(2)化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混)肥、生物菌肥、土壤调理肥、微量元素肥料、商品有机肥。严禁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垃圾
- 2015-06-08 14:44:00
-
-
-
- 苹果生长后期果实裂纹病发生普遍,危害较重,严重影响苹果的商品价值,应引起足够重视。苹果裂纹病是由于苹果生长前期干旱果肉细胞膨大较慢,苹果生长中后期遇雨细胞迅速膨胀导致的一种生理病害,发病程度与品种、树龄、树势有密切的关系。富士品种发病较重,树龄大,树势弱者多而重,树龄小,树势强者少而轻。一、苹果裂纹病发病原因
- 2015-06-08 14:31:00
-
-
-
- 1、土壤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势高操、含较高钙质的沙土和砂壤土,土壤微碱、PH值在7—8.5之间的荒滩、荒坡都可栽培。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地块不可种植。2、品种选择:选择适宜于人工种植的“卧生甘草”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①适应性强:抗旱、抗寒、抗盐碱、耐热、耐
- 2015-06-06 17:31:00
-
-
-
- 1.种子处理播前用60~100℃的水作30秒钟的热处理;再用温水浸泡1昼夜,发芽率可达50%。如用浓硫酸处理,种皮变黑时马上取出放在清水里冲洗,然后用温水浸泡,待种子膨胀时播种,发芽率可达90%以上。2.种植方法①可春播或夏播。亩播种量300~500克左右,播深3~4厘米,行距50~60厘米,亩保苗应达到70
- 2015-06-06 17:29:00
-
-
-
- 一、育苗移栽1、育苗育苗地应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腐质土或沙壤土地块。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0公斤为基肥,深耕40厘米以上,整平耙细,做110厘米宽的平畦备用。甘草种皮革质,有光泽,吸水性差,播前应先行处理。生产上一般采用砂磨法处理。把甘草种和洁净的河沙按1:1的体积比混合,
- 2015-06-06 17:23:00
-
-
-
- 一、甘草栽后15天左右开始出苗。齐苗后,每亩随浇水施尿素15公斤,促苗生长,5月底至6月初,每亩开沟施磷酸二铵30公斤,施后浇水。在这段时间里,要科学施肥浇水,保证苗期生长旺盛,争取早日封行。雨汛季节,做好疏沟排水工作,防止白粉病的发生。封冻之前,浇越冬水,每亩撒施捣细的农家肥3000公斤,以利越冬。二、栽后
- 2015-06-06 17:19:00
-
-
-
- 1、育苗地应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腐质土或沙壤土地块。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0公斤为基肥,深耕40厘米以上,整平耙细,做100厘米宽的平畦备用。2、甘草种皮革质,有光泽,吸水性差,播前应先行处理。生产上一般采用砂磨法处理。把甘草种和洁净的河沙按1:1的体积比混合,装入容器中,
- 2015-06-06 17:17:00
-
-
-
- 一、种子处理。播前用60~100℃的水作30秒钟的热处理;再用温水浸泡1昼夜,发芽率可达50%。如用浓硫酸处理,种皮变黑时马上取出放在清水里冲洗,然后用温水浸泡,待种子膨胀时播种,发芽率可达90%以上。二、种植方法。1、可春播或夏播。亩播种量300-500克左右,播深3-4厘米,行距50-60厘米,亩保苗应达
- 2015-06-06 17:15:00
-
-
-
- 甘草繁殖有种子繁殖、根茎繁殖和分株繁殖三种方法。1、选地与整地:以砂质土壤和疏松的红壤土为宜,667平方米施厩肥2500kg,在秋季深翻40~50cm,耙细整平,做高垄,垄宽40~50cm,沟宽30~35cm。2、种子繁殖:由于甘草种子皮质硬而厚,不易出苗,播种前用碎玻璃与种子等量混合研磨半小时,发芽率达85
- 2015-06-06 17:13:00
-
-
-
- 甘草的病害主要有:锈病、褐斑病和白粉病。其防治方法如下:1、锈病:染病时叶背面产生黄褐色的疤状病斑,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粉末,这是病原菌的夏孢子堆,8―9月形成黑褐色冬孢子堆,从而导致叶片枯黄,严重时脱落。防治方法: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发病初期用15%的粉锈宁1000倍液,或用9
- 2015-06-06 17:10:00
-
-
-
- 1、选地整地通常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盐碱度低的沙壤土。通常整地时是用拖拉机进行翻地,深翻20厘米左右,同时每667平方米施厩肥2000—2500千克作基肥,然后整平耙细,起宽50—60厘米的畦即可种植。2、繁殖方法甘草可采用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1)种子繁殖为了扩大生产面
- 2015-06-06 17:06:00
-
-
-
- 药用植物黄芩,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解毒利胆等功能,人工栽培黄芩,采用小麦-黄芩连作方式,既能合理安排茬口,又提高了经济效益,特别值得山区、丘陵地区种植。一、黄芩生长习性黄芩株高20-60厘米,适宜温暖而潮湿的气候,耐严寒,成年植株可耐-30度的低温,在向阳、高燥、排水良好、中性和微碱性
- 2015-06-0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