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灰斑病在我国各大豆产区普遍发生,但以东北产区最重,植株各部分均会受害,受害大豆种子变小,油分降低。主要症状:植株和部分豆荚被感染后,均形成病斑,成株叶片病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部分呈灰褐色,也有灰色或赤褐色,病斑周围暗褐色,与健全组织分界明显。茎杆上病斑为圆形或纺锤形,灰色,边缘黑褐色。豆荚上、种皮上
- 2015-05-25 13:41:00
-
-
-
- 大豆灰星病是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严重时使叶片枯死,引起落叶,造成减产。1)症状: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灰星病。主要危害大豆叶片。病斑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可达2厘米。幼苗期先从叶缘向叶中心扩展,形成“V”字形病斑,最初病斑浅绿色,以后变为浅灰至浅褐色,边缘有一条较窄的暗褐色或紫
- 2015-05-25 13:39:00
-
-
-
- 一)防治胞囊线虫1.加强检疫,保护无病区:禁止从病区调入大豆种子。2.农业防治:实行大豆与禾本科作物或棉花等非寄主植物轮作,有条件的最好实行水旱轮,这是当前防治此病最主要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轮作年限不能少于3年,5年以上防病。3.药剂防治。药剂有:D-D混剂。每亩用药30-50公斤,沟施20公分深,施后起垄镇
- 2015-05-25 13:36:00
-
-
-
- 病毒病是春大豆主要病害,一般发病年份减产15%左右,重发年份减产达50%以上。1症状春大豆发病后,先是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的斑驳,叶肉沿着叶脉呈泡状凸起,接着斑驳皱缩越来越重,叶片畸形,叶肉突起,叶缘下卷,植株生长明显矮化,结荚数减少,荚细小,豆荚呈扁平、弯曲等畸形症状。发病春大豆成熟后,豆粒明显减小,并可
- 2015-05-25 13:34:00
-
-
-
- 大豆卷叶螟是夏秋季大豆生产上的主要害虫,除危害大豆外,还危害绿豆、花生等豆科植物。近年来随着冬季气温升高,其越冬虫量增加,在大豆田逐年加重发生。当前是大豆卷叶螟的危害时期,应及时开展防治。大豆卷叶螟以幼虫危害豆叶,3龄前喜食叶肉不卷叶,3龄后开始卷叶,4龄幼虫将豆叶横卷成筒状,潜伏在其中危害,有时数张叶片卷在
- 2015-05-25 13:07:00
-
-
-
- 大豆菌核病在黑龙江省发生普遍,2001年在饶河县发病较为严重,大豆重茬地发病率3%-30%,美葵茬个别地块发病率达50%,病害严重的地块甚至绝产。1发病原因1.1气候条件7月中、下旬连续低温寡照,阴雨天气较多,温度在18-22摄氏度之间,有利于致病真菌的子囊盘萌发形成子囊孢子,成为初侵染源。1.2栽培条件其一
- 2015-05-25 12:57:00
-
-
-
- 1.选用抗病品种。2.与玉米、谷子、甘薯等非寄主作物轮作。3.播种时增施农家肥、钾肥、磷肥等。4.播种时施甲霜灵颗粒剂,使大豆根吸收可防止根部侵染。5.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粉剂拌种。6.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深耕及中耕培土除草,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湿度太大。7.发现病株及时拨出,彻底清除病株残
- 2015-05-25 12:54:00
-
-
-
- 1)选用抗病品种:不同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的抗性不同,因此选用适宜当地的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花叶病最有效的措施。抗病品种有齐黄22号、鲁豆4号、鲁豆1号、鲁豆7号、鲁豆6号、荷84—2、荷7308—1—2、潍87、烟黄3号等。这些品种增产效果明显,可因地制宜地选用。2)精选种
- 2015-05-25 12:29:00
-
-
-
-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小麦病虫害种类多,发生范围大,危害十分严重。据统计,每年我国小麦由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造成小麦减产30%左右。抓好秋播期防治对于控制小麦多种病虫危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近年来,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开展了大面积的以控制秋苗病虫害为主
- 2015-05-22 15:32:00
-
-
-
-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的盛发期,做好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对确保小麦丰产至关重要。近年来“一喷三防”技术在小麦中后期管理中被普遍采用,它是指将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抗旱剂等混合加水喷雾,能同时实现防治小麦病虫害、预防干热风、防治倒伏和增加粒重的目的,增产增收
- 2015-05-22 15:30:00
-
-
-
- 春季是决定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依据苗情加强春季田间管理,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在管理上,应重点落实“压、搂、清、追、浇、控、防、御”八字要诀。压:即早春压麦。早春压麦,能沉实土壤,弥合土壤缝隙,起到提墒、保墒,防寒,控旺防倒,促根系早发早返青的作用。镇压的适期,一般麦田
- 2015-05-22 15:27:00
-
-
-
- 只有培育出冬前壮苗,才能保证来年小麦穗大粒多粒重,高产丰收。小麦冬前壮苗的标准是:冬前主茎长出7-8片叶,单株分蘖7-8个,次生根8-9条,一般麦田的亩茎数,为来年成穗数的1.5-2倍;丰产田为1.2-1.5倍。小麦冬前要达到上述壮苗标准,必须抓好以下管理措施:及早查苗补苗,适时间苗、疏苗、小麦出苗后应及时对
- 2015-05-22 1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