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水稻病毒病发生具有暴发性、间歇性和迁移性。水稻病毒病发生轻重与耕作制度、传播介体的发生量与迁飞规律、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密切相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好治虫防病,耕作制度和品种合理布局。主要的防治措施有:一、加强监测预警加强稻(秧)田及田外寄主飞虱,叶蝉的
- 2015-05-20 15:16:00
-
-
-
- 水稻进入播种季节,近年来农民自发引种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引种的品种综合性状表现好的较少,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减产,其实农民所需种子可到当地农业部门和种子部门购买。如果实在需要引种,要注意走出以下误区。一.盲目引大穗品种。不少农户冲着大穗、超大穗、狼尾稻等盲目引种,认为大穗就可以高产,结果事与愿违。某些品种确实大穗
- 2015-05-20 15:11:00
-
-
-
- 通过近年来,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各乡处的旱育秧及大田栽插后的表现表明,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田、节水、节支、操作方便,增产显著的作用,主要增产的原因是充分利用旱育秧起势快,分蘖早的优势,促进低位分蘖,使水稻的有效穗增加,形成大穗增加产量,其操作如下:一、选地和整地1、在育秧时间上应掌握节令适时早育,秧龄
- 2015-05-20 15:10:00
-
-
-
- 氮的定量需要考虑高产水稻需肥规律、土壤供氮规律、肥料特性和当季利用率以及生育期间各种情况变化,包括总氮定量和氮肥施用方法两部分。总氮量确定:通过测土配方等试验所得出的氮、磷、钾比例,应被认为是当地合理的比例,再根据当地取得高产的氮肥施用量,按测土配方“3414”试验的氮、磷、钾合理比例
- 2015-05-20 15:07:00
-
-
-
- 病虫害防治:病害:水稻生长后期需要注意防治的主要病害是稻瘟病。应在水稻抽穗后抓住时机施药2---3次,间隔期为7天左右。可每亩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左右,对水30公斤叶面喷雾。虫害:水稻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有白背粉虱、褐粉虱、、粘虫和稻纵叶螟,这四种害虫均有远距离迁飞性和突发性,应注意及时防治。可选用广西九
- 2015-05-20 15:05:00
-
-
-
- 水稻进入生育后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刻,必须抓好以下“五防”。1.防脱肥对中期未施氮肥,后期有脱肥早衰现象的田块,可在破口期每亩施2~3公斤尿素作破口肥。对生长正常健壮的,在始穗期和齐穗期各施一次叶面肥,每亩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尿素0.5公斤对水60公斤于晴天下午5时以后喷于叶面
- 2015-05-20 14:54:00
-
-
-
- 一、 立枯病症状:苗期有时幼芽变色,叶片打绺,最后枯死,蔓延很快。防治措施:立枯病的病菌在土壤中存活,立枯病的发生与气候、苗床温度、土壤酸碱度、肥料等环境条件关系很大。旱育苗在寒潮低温后容易发生;播量多、管理差、苗床温度过高,徒长苗易发生;苗床土偏碱或中性易发生;施肥不当,尤其是施用人粪尿、尿素、草
- 2015-05-20 14:52:00
-
-
-
- 症状:水稻发生恶苗病后,其发病植株的节间伸长,长得细而高,植株颜色较淡,叶片较正常株窄,节位上的叶鞘里或外有不定数的须根,稻秆内生有白色的霉物,后变成淡红色,有时是黑色的小点。发病的植株抽穗较早,穗子较小,且谷粒少,或成为不实粒。病死的植株表面有浅红色或白粉霉物,病粒谷壳的内外颖合缝处,着生有浅红色霉层。发病
- 2015-05-20 14:50:00
-
-
-
- 水稻倒伏、早衰、贪青等反常现象是由于品种选用不当或是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与栽培目标正常生长不相符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与质量。1、倒伏产生原因:倒伏分为根倒和茎倒。根倒是由于水稻植株长期处于深水中,根系发育不良,扎根浅,根部支持力差,稍受风雨侵袭,就易发生平地倒伏。茎倒是
- 2015-05-20 14:47:00
-
-
-
- 螟害综合防治技术是指为解决水稻螟虫长期施用农药引起残毒、抗性、再猖獗的不良状况,把人类和环境污染降为最小而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查虫诊病,开方配药指导防治,从而发挥农田的生态调控作用。针对景谷县农业生产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在向优质、高产、高效农
- 2015-05-20 14:45:00
-
-
-
- 症状水稻抽穗后,剑叶叶鞘上产生密集的针尖大小的紫色小点,后逐渐扩展到叶鞘的大部分或全叶鞘变为紫褐色,叶鞘外壁尤其明显,有时侵染到内壁或深达茎部,发病重的剑叶提早7-10天枯死。有时扩展到第二至第三叶鞘,但叶片不枯死,湿度大时,病部现白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谷粒染病产生褐色病变或形成褐斑,千
- 2015-05-20 14:37:00
-
-
-
- 学名HydrelliaphilippinaFerino属双翅目,水蝇科。毛眼水蝇是为害水稻水蝇的统称,除东方毛眼水蝇外,还有灰刺角水蝇、稻水蝇(EphydramacellariaEgger)等多种。世界各地已发现5种,形态近似。分布全国各稻区。寄主水稻、茭白、野英、李氏禾等。为害特点幼虫蛀食叶鞘和叶肉,叶鞘虫
- 2015-05-20 14: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