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致富热 > 水稻 > 水稻技术
  • 水稻高产栽培肥水管理

    水稻高产栽培肥水管理

    水稻高产中产量的高低肥水应用是核心,肥水应用中要根据品种需肥特点,土壤肥力的高低,栽插时间等来决定。一般100公斤稻谷需纯N2公斤,纯P1.2公斤,纯K1.5公斤。特提出肥水应用措施:一、在水稻移栽5―10天,及时追施肥料,要求亩施用N肥占大田期的N肥85―90%,P肥占100%,钾肥占30%,确保稻苗栽25
    2015-05-20 13:38:00
  • 种水稻田耕整地和秧前需除草

    种水稻田耕整地和秧前需除草

    为了更好的完成农技推广工作,除认真总结去年工作,和安排今年任务外,为保障农作物粮食增产增收,4月6日,在关键季节,开远市种子管理站3名科技人员到大庄乡龙潭村和仁寿对科技示范户及村民宣讲高产水稻田耕作整地一些要求和秧前除草等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近60多人。1、大田耕作整地的目的是通过犁、耙、耖等各种耕作手段,为水
    2015-05-20 13:34:00
  • 种水稻催芽中常见异常现象及补救措施

    种水稻催芽中常见异常现象及补救措施

    稻谷种在催芽中出现哑谷、发涎、烧芽、芽根不齐等异常现象。其实出现上述状况多为管理不善引起,只要找到原因,并及时采取合理补救措施,就可减少损失,培育壮秧。1.哑谷多。哑谷率一般应不超过5%为正常。哑谷多的原因主要是种子质量差;或浸种时间不足造成吸水不够;或破胸时温度低,翻拌不均,致使破胸不齐。因此,必须精选谷种
    2015-05-20 13:32:00
  • 大田前期栽培管理水稻的要点

    大田前期栽培管理水稻的要点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水稻移栽后,进入大田管理阶段,管理技术到位与否,对单产影响很大。大田前期栽培管理的核心是“重施及早施分蘖肥”。这样可以促进秧苗早生快发,确保有效分蘖及早形成,为高产打下基础。1.栽后田间保持“寸水”,有利于秧苗返青
    2015-05-20 13:30:00
  • 种水稻合理追施水稻孕穗肥促高产

    种水稻合理追施水稻孕穗肥促高产

    水稻在我们南方种植是非常普遍的,而且水稻在我国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田地已经荒废了,导致目前我国水稻的种植远远是处于供不用求的状态。种水稻合理追施水稻孕穗肥促高产1、追肥要适时一般水稻节间开始伸长,幼穗开始分化时是追肥的最佳时期。穗肥追施过早,会造成营养生长过快,无效
    2015-05-20 12:36:00
  • 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

    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

    一、育秧(旱育秧技术)1、种子处理和催芽在浸种前晒种1―2天,用清水漂洗,漂出空瘪粒后,用尼龙网袋装种。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4小时,把种子捞出用清水洗干净后,放于塑料桶垫空捂种24小时左右,以种子露白时播种。2、秧床整理在育秧前,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杂草少、水源、水质好的地块,每亩
    2015-05-20 12:23:00
  • 用药处理种子可以防治水稻恶苗病

    用药处理种子可以防治水稻恶苗病

    去年南通市通州区有不少地方的水稻发生恶苗病,现将该病的发生特点、侵染途径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恶苗病从水稻苗期至抽穗期均会发生,以分蘖期发生最多,种子带菌是主要的侵染源,其次是病稻草。播种带菌稻种或用有病的稻草覆盖,当稻种萌发时,病菌从芽鞘侵入引起发病。虽然恶苗病能引起再侵染,但病菌主要在前期即水稻芽鞘期侵入,
    2015-05-20 12:21:00
  • 大田栽培管理水稻的经验

    大田栽培管理水稻的经验

    因地制宜,科学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水稻栽培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几点。1、适时移栽:大田移栽期为5月20-6月10日为最佳节令。2、规范条栽,合理密植:要求规范拉线单行条栽,南北行向,株行距为2×3寸,单行栽插,做到匀植,浅插,保证每亩基本苗在8-10万苗以内。3、科学施足底肥:结合整地,亩施腐熟
    2015-05-20 12:19:00
  • 种水稻施肥莫忘硅和锌

    种水稻施肥莫忘硅和锌

    在水稻的优化配方施肥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化肥的配合施用,却忽略了硅、锌等元素的施用。事实上,水稻是吸收硅较多的作物,一般茎叶中含有二氧化硅10%~20%,水稻体内硅酸含量约为氮的10倍,磷的20倍左右。水稻缺硅,容易导致茎秆细长软弱,易倒伏和感染病害,前期缺硅使水稻成穗数减少,后期缺硅则小
    2015-05-20 12:15:00
  • 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

    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

    一、技术简介根据主要农作物的需肥特性及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有三条原则:一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二是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相配合;三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肥料用量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土壤与植物测试推荐施肥方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和养分平衡法。二、操作规程中等肥力田,水稻
    2015-05-18 14:31:00
  • 田间如何管理水稻的经验

    田间如何管理水稻的经验

    1、水分管理水稻水分管理应实行间歇灌溉,浅水保根,寸水分蘖,苗足断水控苗,浅水打苞抽穗,湿润壮籽。在返青期,水稻根系吸水能力弱、对水分要求较高民,水分管理应做到深水返青(至少1寸深);分蘖期既不能旱也不能淹水,要做浅水勤灌,分蘖末期排水晒田或搁田;稻穗发育期是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特别是花粉母细胞分裂期至花粉
    2015-05-18 14:19:00
  • 种水稻“三控”施肥问题

    种水稻“三控”施肥问题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针对目前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产量不高不稳、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特色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优点:一是高产稳产,增产增收。一般增产10%左右,倒伏大幅减轻,抗逆性强,稳产性好,每亩增收节支100元以上。
    2015-05-18 14:16:00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