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致富热 > 技术 > 种植技术 > 黄芩种植技术 黄芩产地在哪里

黄芩种植技术 黄芩产地在哪里

时间:2018-02-26 15:20:42 | 作者:朱超 | 标签:黄芪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它的外形和树根比较类似,拿起来闻一下,有一股淡淡的中药味。黄芪的功效作用很多,目前在市场上面非常受欢迎。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想要种植它,那么首先就要了解它的种植技术。

黄芩种植技术 黄芩产地在哪里

黄芩种植技术

一、黄芩种植。播种分种子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  

1、种子直播: 

①播种期在土壤水分有保障的情况下,播种以4月中旬前后、地下5厘米地温稳定在15℃为宜,或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用地膜覆盖种植,或于初秋在大豆、玉米行间套种。  

②种子播前处理将种子用40~45℃温水浸泡5~6小时或室温下自来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晾干,置于20℃左右温度下保湿催芽,待部分种子裂口出芽时即可播种。  

③播种方法按行距40厘米,开深3~4厘米、宽8~10厘米沟底平的浅沟,按亩用种1千克,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随后覆盖湿土2~2.5厘米,并适时镇压和覆盖地面,保持土壤湿润至出苗。

黄芩种植技术 黄芩产地在哪里

2、种子育苗移栽:  

①适时播种4月上旬,先在已备好的畦内浇足水,水渗后按6~7.5克/平方米干种子的播量,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畦内,随后覆盖0.5~1厘米厚的过筛粪土或肥沃表土,然后覆盖薄膜或碎草,保持畦内湿润。  

②幼苗管理出苗后,应及时通风去膜或去除盖草,按照苗距3~5厘米适时疏苗,拔除杂草,并视具体情况适当浇水和追肥。  

③移栽定植当苗高7~10厘米时,按行距40厘米和10厘米交叉栽植2株的株距进行开沟栽植,栽后覆土压实并适时浇水,也可先开沟浇水,水渗后再栽苗覆土。旱地无灌水条件的应结合降雨定植。

黄芩种植技术 黄芩产地在哪里

黄芩产地在哪里

黄芩人工栽培产地主要有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四大产区,其中集中在山西绛县南凡镇、运城市夏县瑶峰镇、新绛县万安镇、万荣县、闻喜县薛店镇等地,陕西商洛、渭南临渭区桥南镇、商州市商州区孝义镇、洛南县景村镇、丹凤县棣花镇、商洛市夜村镇、丹凤县商镇等地,山东沂蒙山区、莒县库山乡、莱芜市茶叶口镇、富官庄乡等地,甘肃主产陇西、渭源、漳县,次产岷县、宕昌、河西等地为主要产区。

野生黄芩的产地主要分布于中国内蒙中东部和东北三省大部,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等几个最具规模的产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

黄芩种植技术 黄芩产地在哪里

黄芪的田间管理

在出苗期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土干要及时浇水,成株以后抗旱力增强,可少浇水,雨季还要注意排水防涝。平时也要注意随时进行松土除草。除加强一般管理外,还要注意施肥,在第一年,定苗后要进行第一次施肥,每亩施稀的人粪尿500公斤或尿素3—5公斤,于6—7月追施磷铵30公斤。第2年和第3年返青后施腐熟饼肥40—50公斤,6月下旬封垄前施磷铵颗料肥30—40公斤。施肥时应开沟施入,施后盖土并浇水。

黄芩种植技术 黄芩产地在哪里

黄芪的采收加工

黄芩播种后2-3年收获为宜。收获季节在晚秋或春季萌芽前,收获时要细心挖取,切忌挖断,挖出后抖净泥土,晒至半干,撞去外皮,然后迅速晒干或烘干。同时防止雨淋水洗。黄芩撞皮的方法是:晒至三成干时撞头遍,晒到五六成干时撞第二遍,晒至七八成干时撞第三遍,晒至十成干时利用中午撞第四遍,撞成黄白色。每亩可收干品药材150-200公斤。

黄芩种植技术 黄芩产地在哪里

黄芪目前在我国分布的地区还是比较广的,但是主要的产地还是只有四个。黄芪阿紫种植的时候需要先了解它的生长习性,再做好选址工作,最后进行种植。在后期还要加强田间管理,这样黄芪的长势才会好。

展开全部内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阅读
  • 2015种黄芪赚钱吗?2015黄芪种植前景及市场价格分析

    2015种黄芪赚钱吗?2015黄芪种植前景及市场价格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保健意识增强。黄芪就是常用的一味,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黄芪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那么黄芪近期的行情如何,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2015黄芪种植前景及市场价格分析黄芪,又名绵芪、血参、百本等,多年生草本,产自内蒙古、山西、甘肃、
    2015-02-25 15:28:00
  • 黄芪功效与作用 黄芪是补什么的

    黄芪功效与作用 黄芪是补什么的

    黄芪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其药用价值很高,在我国古代的典籍里面早有关于它的一些记载。现在野生的越来越少,所以市面上常见的多为种植的。那么为什么它会这么受欢迎呢?想必这和它的功效是分不开的。黄芪功效与作用1、调理器官下垂。中医认为气虚会引起内脏下垂,如子宫脱垂、脱肛等,日常容易经血多、头晕乏力。黄芪水有补气升阳的作
    2018-02-10 10:39:46
  • 2017种黄芪赚钱吗?2017种黄芪前景及市场价格行情分析

    2017种黄芪赚钱吗?2017种黄芪前景及市场价格行情分析

    黄芪,又名绵芪、血参、百本等,多年生草本,产自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中国各地多有栽培,为常用
    2017-03-21 18:11:01
  • 种植前景好的中药

    种植前景好的中药

    中草药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主要在于现代人崇尚健康自然,更由于西药之毒性及副作用,以及长期服用造成之抗药性,使得人类对服用化学药品产生疑虑,人们急于寻找回归自然之天然药物及疗法。种植前景好的中药1、板蓝根:板蓝根的亩产量300~400千克,由于流感的影响,原料需求大增,价格涨到近期的15~25元/千克,随着去年
    2017-06-09 15:06:50
  • 黄芩图片大全 黄芩是什么 黄芩简介

    黄芩图片大全 黄芩是什么 黄芩简介

    黄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中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它有着很强的药用价值,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生活中人么常常用它来泡水喝,或者是煲汤,口感都非常不错。除此之外,关于黄芪还有更多更全面的认知。黄芩是什么黄芩,中药名。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
    2018-02-25 16:42:16
  • 当归黄芪乌鸡汤功效与作用

    当归黄芪乌鸡汤功效与作用

    当归是很多女性都喜欢的一种药材,它有补血益气的功效。黄芪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适量的食用一些对身体的好处非常多。人们喜欢把这两种药材和乌鸡一起搭配起来炖汤食用,这种吃法有着很强的功效性。当归黄芪乌鸡汤功效与作用1、黄芪的补气,再加上乌鸡的滋阴补肾之效,组合之后可谓绝佳!服用,可使女人气血调和,皮肤滑润白皙,富有
    2018-02-09 13:38:14
  • 黄芪什么时候采收比较好?

    黄芪什么时候采收比较好?

    我国中药文化一直是博大精深,而且我们都知道,中药虽然说喝起来比较麻烦,也比较苦,但是良药苦口,中药相对于西药来说副作用要少很多,对人体的伤害要少很多,因此喝中药一直是人们认为比较安全的治病方法。黄芪什么时候采收比较好人工栽培的黄芪以生长3。4年的质量最好。生产中也有2年采挖的,但药材质量欠佳,建议生长3年采挖
    2014-07-17 10:36:00
  •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芩怎么吃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芩怎么吃

    黄芪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所以生活中常常能看见它的身影。我们都知道黄芪的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人都会买一些回家了自己做着吃,那么关于它的吃法也是有讲究的,在吃的过程中也是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黄芩的功效与作用1、降低血压。黄芩酊剂、浸剂、煎剂、醇或水提取物、黄芩甙均可引起降压作用。浸剂口服能降低正
    2018-02-25 16:46:48
  • 黄芪种植前景

    黄芪种植前景

    黄芪我想很多人都应该听过它的名字,它是一种比较普通的中药,中药在我国已经是根深蒂固了,我们都知道西药见效快,副作用大,但是中药副作用小,但是疗效要稍微慢一点。什么是黄芪黄芪为常用中药。原植物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均以干燥的根入药。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疮等功效,主治表虚自汗、脱肛、子宫脱垂、慢性
    2014-07-29 17:41:00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功效与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功效与作用

    中国人是很委婉的一个民族,中医继承了中华文化的这种优良传统,所以中医给自己的药方取名的时候大多比较含蓄,很少有将配方全部暴露出来的,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在中国人看来更有韵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功效与作用1、本方为治疗血痹之常用方剂。以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无力为证治要点。2、若风邪偏重者,加防风
    2018-02-08 17:04:16
  • · 适合农村种植的药材品种
  • · 北芪与黄芪的区别是什么 北芪和黄芪一样吗
  • · 黄芪种植技术及亩收益,要什么气候条件,几年可
  • · 生黄芪和炙黄芪的区别是什么 生黄芪和炙黄芪哪
  • · 黄芪图片大全 黄芪简介
  • · 黄芪补肾吗 黄芪对男人的好处是什么
  • · 黄芪生脉饮的功效与作用
  • · 名贵中药材的介绍
  • · 什么人不能吃黄芪 黄芪有副作用
  • · 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