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致富热 > 技术 > 养殖技术 > 精养黄颡鱼如何做到高产

精养黄颡鱼如何做到高产

时间:2015-05-07 16:31:00 | 作者:朱超 | 标签:黄颡鱼

1.池塘条件

精养高产鱼塘要求水源良好,排灌方便,面积1334—3335平方米(2—5亩),水深以1.5—2米为宜,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池底淤泥少。静水塘必须配增氧机。

放苗前7天排干池水,每667平方米(1亩)用10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第3天注入新水,并用“901鱼虫净”杀灭水蜈蚣、蝌蚪等敌害,提高黄颡鱼苗种成活率。

2.鱼苗放养

鄱阳湖地区人工繁殖的黄颡鱼苗,6月上旬可达1.5厘米,最好在水泥池或小土池中暂养10天,达3厘米左右的夏花规格再下塘。暂养期间主要投喂红虫和鱼肉糜,后期拌喂粉状配合饲料。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和饲料保障程度而定,一般放养量每667平方米可达5000—8000尾。正常情况下,经120—150天饲养,尾重可达100—150克的商品规格,667平方米水面单产500—800公斤。黄颡鱼性情温驯,抢食能力弱,不宜配养其他吃食性鱼类。从调节水质、合理利用天然饵料出发,必须混养大规格的(100克/尾以上)鲢、鳙鱼种,密度为667平方米200尾左右,混养鱼单产可达150公斤。

鱼苗放养前要用3.5%的食盐溶液或60毫克/升的甲醛药浴消毒5分钟,以杀灭体表病菌和寄生虫。因气温高,最好在外包彩布的网箱中进行。

3.饲料投喂

黄颡鱼为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精养高产的前提是大量投喂优质饲料,并做到科学喂养。要设置2—4个食台,并进行驯食,使鱼群在固定时间到固定地点集中抢食。尾重20克以前,用鱼肉拌粉状配合饲料,加水捏成团状投喂;尾重20—50克,投喂粒径1.5毫米,粗蛋白含量35%—40%的配合饲料(或破碎的鱼苗料);尾重50克以上,改投粒径2.5毫米、粗蛋白含量30%左右的配合饲料。

养殖期间严格做到“四定”投饲:一是定点。饲料要投喂在食台上或附近,不要满塘随意投喂,也不要随鱼群变动位置。二是定时。每天上午9—10点喂日饵量的1/3,下午4—5点喂2/3,每次喂30分钟,并按“慢、快、慢”的节奏投饲,避免养分溶失。三是定量。日饵量随水温变化和鱼的生长适时调整,日投饲率为3%—8%,一般以投饲后1小时大部分鱼吃饱离开食台为度。四是定质。确保饲料新鲜不变质,在价格合理的前提下,选择蛋白含量高、营养均衡、适口性和稳定性好的优质饲料,正常情况下饲料系数为2.5左右。滨湖地区野杂鱼资源丰富,可拌喂冰鲜鱼肉,以降低饲养成本。

4.水质管理

黄颡鱼喜清水,要求池水溶氧达5毫克/升,每天大部分时间不低于3毫克/升。精养塘因密度大,且大量投喂高蛋白饲料,排泄物及残渣易恶化水质,导致缺氧浮头,甚至泛塘。养殖期间一方面要定期冲注新水、更换老水,确保水质鲜、活、嫩、爽;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增氧机,充分利用其搅水、曝气、增氧功能,避免池水富营养而导致低溶氧综合征。

5.鱼病防治

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很少发病,但集约化高密度人工饲养易暴发细菌性病和寄生虫病。勤洗勤掏食台,清除残饵并消毒食台,是有效的预防措施。饲养期间,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如全池泼洒0.3毫克/升强氯精或20毫克/升甲醛,0.7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结合内服痢特灵(每公斤饲料加0.5克,连喂7天),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若病情严重,还可拉网集中起来用50—60毫克/升甲醛药浴5分钟。此外,每隔半个月每667平方米施放15公斤生石灰,既可调节水质,又可预防鱼病蔓延。

展开全部内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阅读
  • 人工养殖黄颡鱼的技术

    人工养殖黄颡鱼的技术

    黄颡鱼又名盎斯鱼、江颡鱼,为渔水性鱼类,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易饲养,价格高,效益好。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优质上等水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黄颡鱼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中,生存温度范围广,一般为0℃~39℃,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2℃~28℃,水体最适宜PH值范围为7.0—8.5,
    2015-05-07 15:53:00
  • 网箱养殖黄颡鱼之网箱的规格

    网箱养殖黄颡鱼之网箱的规格

    网箱的规格包括网目的规格和网箱的长、宽、高的大小。对于养殖黄颡鱼的网箱来说,箱体不宜太大,属于小型网箱。网目的规格随着投放鱼种的规格而定。1.不同规格网箱的配套网箱配套是根据鱼种不同生长阶段需要进行不同规格的网箱设置。放养2厘米左右苗种,需要备足一、二(或三)级鱼种箱和一、二级不同网目的成鱼网箱。如果投放5厘
    2015-05-08 16:24:00
  • 养殖黄颡鱼小瓜虫病的防治

    养殖黄颡鱼小瓜虫病的防治

    (1)病原多子小瓜虫。(2)症状在病鱼的皮肤、鳍条和鳃上,肉眼可看见白色小点胞囊,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了一层白色薄膜。病鱼反应迟钝或漂浮水面。因病灶处细菌的感染,使鱼体表发炎,或者局部坏死、鳞片脱落、鳍条斜裂,鳃上皮增生,鳃部因运动失调、呼吸困难而死亡。(3)流行与危害小瓜虫寄生在黄颡鱼的鳃部和体表。黄颡鱼对小瓜
    2015-05-08 16:22:00
  • 黄颡鱼图片大全

    黄颡鱼图片大全

    黄颡鱼是鱼类的一种,喜欢在浅滩生活,白天基本躲得看不见踪影,到了晚上就都出来了。食用黄颡鱼的好处很多,而且经烹饪后是一道特别好吃的菜。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关于黄颡鱼的一些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吧。黄颡鱼图片大全黄颡体长123~143mm,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
    2017-08-25 15:54:26
  • 黄颡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

    黄颡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

    黄颡鱼就是黄骨鱼,有利尿消肿的功效。黄颡鱼不仅食用时美味鲜嫩,并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分析下黄颡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吧。黄颡鱼的营养成份每100克中含可食52克、水分(克)71.6、能量(千卡)124、能量(千焦)519、蛋白质(克)17.8、脂肪(克)2.7、碳水化合物(克)7.1
    2017-08-18 20:48:09
  • 养殖黄颡鱼钩介幼虫病的防治

    养殖黄颡鱼钩介幼虫病的防治

    [病因]病原体为钩介幼虫(Glochidiumsp.)。蚌的受精卵在母蚌外鳃腔中发育成钩介幼虫后离开母体漂浮于水中,与鱼体接触后;寄生于鱼体上。幼虫靠吸收鱼体营养进行变态,发育成幼蚌。[症状]钩介幼虫用足丝粘附在鱼体,用壳钩钩在鱼的嘴、鳃、鳍及皮肤上,鱼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组织发炎、增生,逐渐将幼虫包在里面,形成
    2015-05-08 15:35:00
  • 黄颡鱼汤功效与作用 黄颡鱼营养价值

    黄颡鱼汤功效与作用 黄颡鱼营养价值

    鱼,是很多家庭餐桌上都会选择的食材之一。但生活中的鱼类数不胜数,而且不同鱼类不仅在口感上会有差异,就连营养价值方面也是有很大不同的。黄颡鱼也是鱼类中的一种,目前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究竟是有何种功效作用让人们如此喜爱呢?黄颡鱼汤功效与作用1、黄颡鱼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
    2018-07-13 16:37:14
  • 网箱养殖黄颡鱼之黄颡鱼的日常管理

    网箱养殖黄颡鱼之黄颡鱼的日常管理

    网箱饲养黄颡鱼的日常管理有网箱检查、鱼体生长检查、网箱箱体清洗及病害防治等内容。一)常规检查常规检查有网箱箱体检查和箱内鱼体生长检查等。1.网箱箱体检查网箱箱体检查有放鱼种前后的检查和饲养过程中的检查,这两种检查都非常重要。鱼种放养后,每天早晚各检查箱体1次,看网衣是否有破损情况。检查的方法是将网箱的四角依次
    2015-05-08 17:10:00
  • 养殖黄颡鱼的实用经验

    养殖黄颡鱼的实用经验

    黄颡鱼,又称黄腊丁。属于杂食性底栖鱼类,喜集群,栖息于水体底层,在弱光条件下摄食和活动。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池的面积为10-20平方米,水深0.7米,长方形,池底平坦,有瓷砖铺底或用水泥抹平。刚孵化出膜的仔鱼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5000-8000尾,1-3厘米的鱼苗,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密度为3000-4000尾;3-
    2015-05-07 16:08:00
  • 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大全

    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大全

    因为黄颡鱼在市场上非常受消费者的喜欢,所以现在有很多的养殖户都在养黄颡鱼,可是在养黄颡鱼的道路上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与成功失之交臂,下面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关于黄颡鱼养殖技术的知识,让大家更好的养好黄颡鱼!黄颡鱼养殖技术1、黄颡鱼对水质的要求黄颡鱼喜欢在清澈洁净的水里面生活,所以池水的透明度最好保持在35厘
    2017-08-17 17:22:32
  • · 混养黄颡鱼的技术
  • · 人工养殖黄颡鱼的技术要点
  • · 养殖黄颡鱼肠炎病的防治
  • · 养殖黄颡鱼饵料的人工驯养的经验
  • · 黄颡鱼喜欢吃什么?
  • · 网箱养殖黄颡鱼之鱼种的投放
  • · 网箱养殖黄颡鱼之饲料的喂养
  • · 池塘单养黄颡鱼的技术
  • · 养殖黄颡鱼品种的选择问题
  • · 稻田生态养殖黄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