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致富热 > 项目 > 百科 > 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大全

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大全

时间:2017-08-17 17:22:32 | 作者:龙军 | 标签:黄颡鱼

摘要水质:生长季节适时加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密度:科学确定混养比例和规格,一般水体混养30-60尾为宜,放养规格为3厘米-4厘米每尾。混养:先喂主养品种,后喂黄颡鱼。防控:尽量使用高效、低毒药物,黄颡鱼抗病能力强,但也要提前预防。

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大全

因为黄颡鱼在市场上非常受消费者的喜欢,所以现在有很多的养殖户都在养黄颡鱼,可是在养黄颡鱼的道路上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与成功失之交臂,下面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关于黄颡鱼养殖技术的知识,让大家更好的养好黄颡鱼!

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大全

黄颡鱼养殖技术

1、黄颡鱼对水质的要求

黄颡鱼喜欢在清澈洁净的水里面生活,所以池水的透明度最好保持在35厘米左右,在生长季节时需要适当的时候添加新水,在高温季节时需要勤快换水。黄颡鱼养殖对池水溶氧要求比较高,所以水体要保持比较高的溶氧。如果是高密度养殖池塘的话应当配备增氧机。黄颡鱼养殖的池水不宜碱性过强,防病所用的生石灰用量不宜超过20克/立方米水。   

2、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

确定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时,需要根据水体饵料生物量,来科学合理确定混养比例和放养规格,一般水体里进行混养的话,投放苗30尾-60尾左右为宜,放养规格控制为3厘米/尾-4厘米/尾左右。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密度过大,规格过小就说明鱼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充足,这时候可适当补放小杂鱼虾、家鱼夏花或投喂人工配制的专用黄颡鱼饵料。否则的话,它到年底会达不到上市规格。

3、黄桑鱼的混养

我们在投喂人工饵料的时候,应该先投喂主养品种(投入浅水区),然后投喂黄颡鱼(投入深水区)。还有就是黄颡鱼本身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所以投饵应该以夜间为主。

鱼池混养黄颡鱼后不能将它再与其它肉食性鱼类进行混养,比如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是不能再混养黄颡鱼的。

在蟹池中混养黄颡鱼,因为河蟹、黄颡鱼在生态上处于相同的水层位置,非常容易造成它们的生态位置竞争。所以在蟹池中我们必须要保持充分的天然饵料,要不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黄颡鱼饲养效果,可以这么做,事先在蟹池中每亩投放螺蛳300-400公斤,有条件的还可以投放部分怀卵的鲫鱼和抱卵的青虾等,让它们可以自然繁殖后供黄颡鱼和河蟹自由摄食。

黄颡鱼怎么养殖? 

黄颡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它的肉质细腻嫩滑,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而且经济价值极高,是很有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黄颡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相对于鲤科鱼类它的生长速度慢一些,但是对于该品种本身来说生长速度还是较快的,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就能够达到商品规格,并且群体产量还比较高。但是就目前来讲它的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如果要进行大规模人工养殖还是有一定困难,因此开展混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下面就将混养技术介绍给大家,如下:  

一、成鱼池混养  

利用成鱼池混养黄颡鱼,这种混养方法对池塘主养的鱼类没有严格的要求。养殖四大家鱼的鱼池和主养吃食性鱼类(如鲤鲫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池都可以用黄颡鱼进行混养。鱼池面积在20亩-30亩左右,水深在2米-2.5米左右,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注排水方便。通常一般亩放黄颡鱼40尾-50尾左右,规格3厘米-4厘米/尾左右,可以实现亩增收黄颡鱼5公斤-8公斤左右。  

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大全

二、亲鱼池混养  

亲鱼池混养的好处就是不但可以充分利用亲鱼池的水体空间优势,大大提高亲鱼池利用率,而且黄颡鱼可以摄食亲鱼池中与亲鱼争食耗氧的一些小型野鱼类。在亲鱼人工繁殖结束后,每亩放养40-60尾左右,规格控制在2厘米-厘米/尾左右,可以实现每亩增收黄颡鱼6公斤~10公斤左右。  

三、成蟹池混养  

在蟹池中混养黄颡鱼,优势就是可以充分利用蟹池中天然饵料生物资源。通常一般蟹池面积在30-50亩,水草的覆盖率在50%左右,在蟹种放养后,每亩放养黄颡鱼30-50尾左右,规格控制在3厘米-5厘米/尾左右,可以实现每亩增黄颡鱼5公斤~10公斤左右。   

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大全

四、大水面混养 

大水面混养黄颡鱼,它的群体产量高,既不会影响主养品种的产量,也不再需要另外投饵。通常一般亩放黄颡鱼40-60尾,规格控制在3厘米-4厘米/尾左右,可以每亩增黄颡鱼8公斤~15公斤左右。

常见的黄颡鱼疾病有哪些 

1、车轮虫病  

黄颡鱼的鳃、体表皮肤及鳞等处都是车轮虫比较喜欢寄生的地方,如果只是少量寄生时,车轮虫病的症状还不明显;一旦处于严重感染时,病鱼的鳃和皮肤会分泌出大量的黏液,且会使鱼体消瘦,身体的颜色加深,造成病鱼常常浮于鱼池下风处或者绕着池打转。如果水质恶化、养殖密度过高时,很容易发病流行,并且引起大量死亡,所以一定要注意水质和养殖密度的问题。  

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大全

2、肠炎  

病鱼不喜欢结群而喜欢独游,进食不积极,动起来迟缓,很容易被捕捉到,身体表面泛黄,黏液分泌比平时多,鱼腹常常会有胀大并有红斑,摸起来手感柔软,肛门处红肿,轻轻按压腹部会有血和黄色黏液向外流出来,肠管发炎看起来是浅红色,肠内集满了黄色脓液,肝脏伴有红色块状淤血。它主要由点状单胞杆菌侵入鱼体腹腔而发生,或者饲料腐败变质而诱发,鱼种与成鱼都有可能受害。 

3、水霉病  

水霉菌就像白色的棉花一样,病鱼游泳较平时不正常,情绪焦躁不安,一直到肌肉腐烂,鱼身消瘦而死亡。当发生鱼体受伤、鱼群拥挤、水质污染这些现象时,比较容易感染,致病水温处在15℃左右时候,只需要3-5天就可以长成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这种病一年四季都流行,尤其以早春晚冬最容易发生。  

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大全

4、出血性水肿病  

病鱼身体表面泛黄且黏液增多,咽部的皮肤破损而充血,鱼腹部处膨大,肛门处红肿,向外翻,一些鱼头部会充血,背鳍会肿大,胸鳍和腹鳍基部会充血,鳍条会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且胆汁外渗,腹腔会淤积大量血水或者黄色胶胨状物质,肝脏呈土黄色,脾坏死,肾脏上长有霉黑点。此病在鱼种阶段比较的流行,常常在盛夏和冬季易爆发。 

黄颡鱼疾病的预防 

面对黄颡鱼的疾病时,应当贯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预防的措施。在生产实践中,鱼病的暴发基本都是以并发症的形式出现,这样就加大了对并发症的防治难度,就算有特效药进行了治疗,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也是再所难免的。所以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同时采取综合预防的措施,才能在防治鱼病上掌握主动权。

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大全

除此之外,黄颡鱼是一种无鳞鱼,它对各种药物的敏感度高于其它有鳞,用药浓度一定要谨慎把握,使用量必须低于常规用量,且在用药后须有专门的人观察鱼情,3小时后立即向鱼池大量冲水,以防止造成慢性毒害。 

黄颡鱼的养殖回报 

黄颡鱼养殖如果想要赚钱,那么必须得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首先得合理降低养殖密度。黄颡鱼一般来说会可以分为高密度养殖和低密度养殖,不过一般来说这高密度养殖的利润比低密度养殖利润高一些。

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大全

第二、其次适当减少养殖周期。在黄颡鱼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提到一个叫做是新口与老口的模式,这里的新口和老口主要指的是黄颡鱼的养殖周期长短和炮头大小。  

第三、最后就是苗种选择很重要。苗种是养殖能否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的人多数是选择本地苗种养殖,但是这种苗有一个缺点就是较容易患病,而且它的品质是层次不齐。面对这种情况后来市场就多用一种杂交苗种的黄颡鱼,其实就是用本地的黄颡鱼雌鱼和江黄颡鱼杂交而成的。

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大全

那么,关于黄颡鱼科学养殖技术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小编讲的再多,主要还是要靠大家在实践过程中慢慢的去摸索,慢慢的去研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养殖方法。每个人在养殖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是不要轻言放弃,必须不断地总结并分析原因,摸索出更好的创新养殖模式!

展开全部内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阅读
  • 池塘单养黄颡鱼的技术

    池塘单养黄颡鱼的技术

    一、池塘准备鱼池长方形,东西向,面积1.5亩,水深1.5-1.8米,排灌方便,配备1.5千瓦浮式喷水增氧机一台。池底平坦,少淤泥,便于捕捞。鱼种下池前10天,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对水泼洒消毒,三天后每亩施用发酵猪粪200千克,加注池水至1米深。进水口用60目的纱绢布过滤。下池的前一天用夏花网拉空网一次。二、
    2015-05-07 15:38:00
  • 养殖黄颡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养殖黄颡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黄颡鱼俗称嘎鱼、黄姑、黄腊丁等,因其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天然水域黄颡鱼资源锐减,各地逐步兴起黄颡鱼人工养殖热,养殖过程中也陆续发生了一些病害。黄颡鱼是无鳞鱼,药物较易从皮肤浸入体内,对药物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尤其要慎用硫酸铜和高锰酸钾。现将笔者几年来对黄颡鱼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2015-05-07 16:34:00
  • 养殖黄颡鱼车轮虫病的防治

    养殖黄颡鱼车轮虫病的防治

    [病因]病原体为车轮虫(Trichodina)及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以直接接触传播或离开鱼体车轮虫于水中自由游动转移宿主。[症状]病原体主要寄生于黄颡鱼鳃及体表皮肤、鳍。少量寄生时,黄颡鱼摄食及活动正常,大量寄生时易导致鳃,皮肤黏液增生,鳃丝充血,体表皮肤具出血小点,食欲下降,投饵时鱼体集
    2015-05-08 15:57:00
  • 黄颡鱼怎么钓 黄颡鱼饵料配方

    黄颡鱼怎么钓 黄颡鱼饵料配方

    黄颡鱼是我们生活中特别常见的鱼类品种之一,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中,属于淡水鱼。虽然现在有很多鱼一般的菜市场或是超市都可以购买,然后也有不少人更喜欢自己去钓鱼,享受钓鱼的过程及乐趣。那么大家知道黄颡鱼要怎么才能钓到吗?下面与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黄颡鱼的垂钓技巧。黄颡鱼怎么钓1、钓位的选择钓黄颡鱼的地方最好选择那些乱石
    2018-07-13 15:28:10
  • 黄颡鱼汤功效与作用 黄颡鱼营养价值

    黄颡鱼汤功效与作用 黄颡鱼营养价值

    鱼,是很多家庭餐桌上都会选择的食材之一。但生活中的鱼类数不胜数,而且不同鱼类不仅在口感上会有差异,就连营养价值方面也是有很大不同的。黄颡鱼也是鱼类中的一种,目前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究竟是有何种功效作用让人们如此喜爱呢?黄颡鱼汤功效与作用1、黄颡鱼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
    2018-07-13 16:37:14
  • 黄颡鱼孕妇能吃吗?

    黄颡鱼孕妇能吃吗?

    对于怀孕的宝妈来说,饮食是要非常注意的,有很多东西是孕妇不能吃的,所以孕妇在饮食方面要非常注意,既要保证营养的均衡又要保证宝宝的健康生长,黄颡鱼的营养非常丰富,下面小编给大家分析一下黄颡鱼孕妇能吃吗?黄颡鱼孕妇能吃吗?黄颡鱼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的功效,有利于生
    2017-08-17 11:54:39
  • 网箱养殖黄颡鱼之饲料的喂养

    网箱养殖黄颡鱼之饲料的喂养

    (一)饲料种类(1)全程投喂基本安排。实际上养殖黄颡鱼的饲料与池塘主养黄颡鱼完全一样,除配合饲料外,一级鱼种网箱可将红虫、水蚯蚓作为饲料,也可投喂小杂鱼为主制成的鱼浆。二级鱼种网箱中,可投喂鱼浆和配合饲料等。三、四级网箱可以以配合饲料为主。(2)配合饲料应根据黄颡鱼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进行配制。湖北省水产研
    2015-05-08 17:04:00
  • 精养黄颡鱼如何做到高产

    精养黄颡鱼如何做到高产

    1.池塘条件精养高产鱼塘要求水源良好,排灌方便,面积1334—3335平方米(2—5亩),水深以1.5—2米为宜,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池底淤泥少。静水塘必须配增氧机。放苗前7天排干池水,每667平方米(1亩)用10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第3天注入新水,并用“90
    2015-05-07 16:31:00
  • 网箱如何养殖黄颡鱼

    网箱如何养殖黄颡鱼

    黄颡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比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国内市场上是中档鱼中价格最高的品种之一。在农村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广大养
    2015-05-07 16:04:00
  • 养殖黄颡鱼出血性水肿病的防治

    养殖黄颡鱼出血性水肿病的防治

    黄颡鱼出血性水肿病由细菌感染引起。该病在苗种或成鱼养殖期间危害最大,尤其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流行,死亡率高达80%。高温季节,该病暴发且来势猛,蔓延快。症状病鱼体表泛黄,黏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
    2015-05-07 16:11:00
  • · 稻田生态养殖黄颡鱼
  • · 养殖黄颡鱼半人工繁殖的技术
  • · 钓黄颡鱼用什么打窝?
  • · 人工养殖黄颡鱼的技术
  • · 人工养殖黄颡鱼的技术要点
  • · 黄颡鱼不适合什么人吃?
  • · 养殖黄颡鱼钩介幼虫病的防治
  • · 黄颡鱼养殖技术
  • · 黄颡鱼价格多少钱一斤?
  • · 养殖黄颡鱼的实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