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致富热 > 技术 > 种植技术 > 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时间:2018-01-18 15:03:18 | 作者:陆小娇 | 标签:莴笋

莴笋是一种有味道的蔬菜,每一种味道独特的蔬菜都一定有它忠实的喜爱者也有发自内心的厌恶者,但是根据当前市场上的反响来看,莴笋的喜爱者应当是占极大多数的。因此莴笋的种植也是十分有利的。

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越冬莴笋、春莴笋选用耐寒,适应性强,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白叶实”、“耐寒二白皮”、“若蔓叶”等。夏、秋莴笋,选用耐热的早熟品种,如“耐寒白叶实”、“耐热大花叶”等。

2、播期时间:春莴笋,12月至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莴笋,4月至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阳网覆盖,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莴笋7~9月利用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移栽。越冬莴笋,10月至11月露地育苗。

3、整地施肥: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深耕晒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3吨,晒垡7~10天后精细整地,以1.8~1.9米开墒,正季栽培采用平墒,反季栽培采用高墒。

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4、播种育苗:应适时播种,可将种子直接撒播在苗地上(播种前应用新高脂膜拌种),随即用齿耙轻耙表土,使种子播入土,并在地表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防治土壤结板,提高种子发芽率。

5、苗期管理:苗床地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齐苗后应及时的间苗,应及时防治幼苗不可过密引起的幼苗徒长。并适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护幼苗保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6、移栽定植:应选用表土肥沃,保水力强的地块移栽,定植前施足底肥、浇透底水,合理密植,密度以20―26厘米见方为宜,定植后浇定根水,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能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使幼苗健康成长。5、田间管理,移栽成活后应及时浇水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同时应在莴笋团棵期、茎部开始膨大时各追施速效氮肥,微量钾肥,并配合喷施壮茎灵可使莴笋杆茎粗壮、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为农药化肥增效降低残毒。

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莴笋的生长特性

1、莴笋是半耐寒的蔬菜,喜冷凉,稍耐霜冻,怕高温,炎热季节生长不良。

2、莴笋是长日照作物,光照充足;对土壤的酸碱性反应敏感,适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种植。

3、莴笋的根系浅,吸收能力弱,对氧气要求较高,种植莴笋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为佳。

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莴笋的生长周期

莴笋整个生育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肉质茎形成期和开花结实期。莴笋的生长周期大概为80-100天,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周期:

1、发芽期:播种至真叶显露,需8-10天。

2、幼苗期:真叶显露至第一叶序5或8枚叶片一部展开。直播需17-27天;育苗需30多天

3、莲座期:“团棵”至第三叶序全部展开,心叶与外叶齐平,需20-30天

4、肉质茎形成期:茎迅速膨大,叶面积迅速扩大,需30天左右。豌豆夹,播种30天后可采摘豆尖。

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莴笋采收和留种方法

莴笋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迟花茎伸长,纤维增多,茎皮增厚,肉质变硬,甚至中空,使品质降低。因此,当嫩叶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平时为最佳采收期,此时肉质茎已充分肥大,品质较好。

留种莴笋应秋播过冬栽培,种株要选择抽薹晚,节间密,没有侧枝,叶少茎粗,不裂口及无病虫害的植株。种株开花前要施足氮肥和磷肥,花期不可缺水,顶花谢后应减少浇水。开花后11——13天种子就成熟,当种子变成黑褐色,并有白色伞状冠毛时,应及时分批采收。如遇连绵阴雨天,种子易腐烂,不宜菜种。

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想要依赖种植莴笋来盈利,莴笋的种植技术就很关键了,因为技术的高低不仅关乎蔬菜的产量还关系到蔬菜的品质以及顾客的满意度。因此种植者一定要多多学习,掌握每一个关键的技术环节。

展开全部内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阅读
  • 莴笋大棚春季栽培技术

    莴笋大棚春季栽培技术

    莴笋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产期:1-4月。原产中国华中或华北。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茎、叶中含莴苣素,内含莴苣素。味苦,
    2015-07-12 13:59:00
  • 2016年农村种植养殖什么最赚钱?

    2016年农村种植养殖什么最赚钱?

    创业很苦,谁都知道这个理。可梦想能点燃一个人的激情,让人无所畏惧。“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面对创业中的种种困难,我们坦然面对,勇往直前。众所周知,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当局的最头疼问题,几十年来的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但是不客气地说,中国农村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
    2016-03-24 22:37:36
  • 凉拌莴笋用焯水吗

    凉拌莴笋用焯水吗

    中国人是一个惯于食用熟食的国家,相对于西方的大多数国家食用生的蔬菜以及日本等沿海国家吃生鱼片等习惯,中国人的大多数食物都要经过烹饪加热之后才食用,甚至有些水果也会煮熟了吃。凉拌莴笋用焯水吗做凉拌莴笋根本不需要焯水,因为莴笋本来就是可以直接生食的蔬菜,焯水反而会导致更多的营养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凉拌莴笋的口感。莴
    2018-01-18 15:17:47
  • 莴笋的科学留种措施

    莴笋的科学留种措施

    莴笋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产期:1-4月。原产中国华中或华北。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茎、叶中含莴苣素,内含莴苣素。味苦,
    2015-07-15 11:59:00
  • 莴笋高温时节的催芽方法

    莴笋高温时节的催芽方法

    莴笋是一年生或二年草本,高25-100厘米。根垂直直伸。茎直立,单生,上部圆锥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白色。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大,不分裂,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6-15厘米,宽1.5-6.5厘米,顶端急尖、短渐尖或圆形,无柄,基部心形或箭头状半抱茎,边缘波状或有细锯齿,向上的渐小,与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同
    2015-07-12 14:09:00
  • 莴笋菌核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莴笋菌核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莴笋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产期:1-4月。原产中国华中或华北。莴笋的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莴笋品种介绍一、尖叶紫笋。株高约40厘米,开展度约55厘米。叶呈披针形,长约42厘米,宽约55厘米。叶呈披
    2015-07-12 13:19:00
  • 莴笋可以生吃吗

    莴笋可以生吃吗

    莴笋想必大家都吃过,它是一种极具食用价值的蔬菜,常食用它有降血压、促进消化吸收等的好处。吃起来口感也是非常不错,很是清甜爽脆。关于莴笋的食用方法很多,有一些人海喜欢生吃,这样好吗?莴笋可以生吃吗莴笋可以生吃。莴笋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炒熟了吃,但生吃会更好些,因为生吃可以防止维生素的流失,使它里面的营养成分得以保
    2018-01-18 13:37:10
  • 莴笋怎么切丝 莴笋怎么切成菱形

    莴笋怎么切丝 莴笋怎么切成菱形

    莴笋是一种集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于一体的蔬菜。它也是一种家常菜,非常受消费者的喜欢,喜欢把它做成各种美食了吃。在做成菜的时候,还可以切成不同的形状,这些在切法上面也是有讲究的。莴笋怎么切丝1、准备一根莴笋。斜刀切成片,如果想要让丝更长,斜刀的角度就放大一些。2、依次切成均匀的薄片,继续斜刀切成丝即可。同样的道理
    2018-01-17 14:50:22
  • 莴笋干的晒制方法 莴笋怎么削皮

    莴笋干的晒制方法 莴笋怎么削皮

    莴笋干是用莴笋晒干之后制成的产物。莴笋干虽然仍旧保留了莴笋片的形态以及莴笋翠绿的颜色,但是在口感和体验上已经与莴笋有了很大的差异。总之好的莴笋干是莴笋的生命的再一次延伸。莴笋干的晒制方法1、将莴笋去掉外皮,切成0.8-1cm左右的厚片;2、取锅烧水,水开了以后,加入少量的盐和食用油,将莴笋放入锅中焯水2分钟;
    2018-01-18 15:07:48
  • 如何使莴笋长得更粗

    如何使莴笋长得更粗

    莴笋是我们生活中常吃的一种蔬菜,营养美味,具有抗癌防癌、降血压、促进肠胃蠕动等功效。种植莴笋也成为比较热门的种植项目,那么莴笋要怎么种植才会长得粗呢?下面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如何使莴笋长得更粗1、品种选择:越冬莴笋、春莴笋选用耐寒,适应性强,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白叶实”、&ldqu
    2018-01-17 15:07:44
  • · 莴笋夏季怎么栽培能高产
  • · 莴笋春季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 · 莴笋是凉性的还是热性的
  • · 莴笋的做法大全 莴笋家常怎么做好吃
  • · 2018种莴笋赚钱吗?莴笋种植的利润与投资成
  • · 莴笋孕妇能吃吗 吃莴笋要注意什么
  • · 莴笋霜霉病田间防治措施
  • · 莴笋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莴笋相克的食物有哪些
  • · 凉拌莴笋丝的做法大全 凉拌莴笋怎么做才好吃
  • · 莴笋亩产产量有多少